中马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

上传者:蓝天刻苦
2021-07-22 14:52:57    共4页      44.26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中马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docx
文档介绍:
思考与借鉴2006.11中马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及启示[摘要]从比较教育的角度来看,中马两国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多元化、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差异。

通过比较分析,文/叶训璋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世界教育信息内设立分校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并力图通过新的课自1957年独立以来,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如破竹。

从20世纪90年代起,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的中心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进行重点投资,将大约程设置如“2+1”或“3+0”等方式,促进其高教体系与国外大学教育体系相融合。

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国30%的发展预算用于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实施企业化、际化程度还很低,这与教育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从马来私有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西亚的高教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到一些成功经验,诸如积极到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最大任务,形成了世纪之交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本文通过对两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中马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比较1978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高等教育走上恢复、发展、改革的健康之路。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加快。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70万人,分布在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了现有的全部学科门类。

目前,我国大学与国外大学在互换留学人员、学者互访、学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马来西亚一直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为蓝本,坚持他们自己特有的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化之路。

马来西亚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了加强与外国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努力提升本国的教育水平。

近年来马来西亚通过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或允许国外大学直接在国国外举办教学展览,与国外大学联合或互认学分等灵活的办学方式,来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二、中马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比较1.办学主体多元化马来西亚从独立当初仅有一所公立大学和少量的私立学堂,发展到今天已拥有9所公立大学和500余所私立专业学院,正是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的共同发展,迅速提高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在亚洲的地位。

我国由于受到了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取消了民办和私立高等院校。

近年来,尽管民办高校获得了明显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得不到政府的资助,暂时还无力充任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要角色。

2.办学形式多样化马来西亚既有普通高校,又有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普教、职教一体化的方针来构建新的教育体系,而且突破课堂面授的单一性,积极开办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办学方式,使更多的马来西亚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47 我国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单一化高等教育制度几乎没有打破,公平、公正、公开的高校竞争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3.培养目标多元化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大力推行资讯(IT)教育,突出英语在IT教育中的地位。

大学课程增设信息课程、工业制造专业、航天工程、工艺工程专业、海事工程、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微生物工程以及医学工程专业等。

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力强、素质高、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中、高处于行政主导的计划模式,现行高等教育的设置、布局、级复合型人才。

而马来西亚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积极培养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种类型人才,以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优化其劳动力资源结构,促进其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结构等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格局,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许多专业已明显落后时代要求,而一些急需的专业则未列入高等教育范畴。

2.管理体制制约大众化进程4.培养方式多元化目前,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缺乏多元的特色与活力。

高职层次高校普遍无力提供较强的技术性、适用性职业教育,仍保留并满足于系统的理论教学,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的急切需求。

同时,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针对公立大学而言主要实行的是“企业化”,就是将大学从行政当局各种规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像商业公司那样运行。

政府希望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方式,节约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同时防止公立大学人才流失。

的长期不足,使中国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处于弱势地位。

而马来西亚的教育主张采取教授式、讨论式、个案48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些地方的发展政策中也把高等教育视为公益性和福利型事业,忽略了它的产业特老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革新,鼓励学性。

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投资机制等仍在一定程度上生提问或就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和创造能力。

3.办学水平制约大众化进程马来西亚改革单一的政府办学形式,鼓励私人办学。

三、中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比较第一,增加私人部门在高等教育经费分担中的比例,大幅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

根据美国社会学教授马丁·特罗的“精英—大众—普及”这一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WWororllddEEdduuccaatitionoInfnInorfomarmtion论,对适龄人口入学率给出了具体指标:高教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教阶段。

在15%提高学费标准。

据估计,私有化后,学费将会成倍地增加。

第二,加强高等教育与私有部门的联系,如进一步改善师训制度,使之更符合私人企业对理科及科技专才的需求。

第三,...
内容来自快快文档网www.kknnh.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