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

上传者:辛勤扯花卷
2021-04-26 10:30:08    共1页      12.64Kb
认领文档
手机打开
马上扫一扫
手机打开
随时查看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docx
文档介绍:
党史故事100讲讲稿文字版1、一台水力轧花机1922年,当21岁的陈毅回到家乡时,他做了一件仍在被乡亲们传下来的事情。

当时,农村极其落后,清代时只安装了几台人力驱动的农业机械。

在棉轧机方面,需要三到五个强大的劳动力来驱动,而且效率很低。

一天,陈毅走在羊叉的河岸上,看着流水,突然觉得村里的轧机太重,费时费力。

为什么不把乡亲们转换成液压驱动?它也恰好用所学的知识去为人,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和知识的力量。

陈毅很快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经过一次试验,陈毅改装轧机不仅节约了劳动力,棉花轧制效率翻了一番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见怪"了,面对大家的赞许,陈毅特别高兴。

后来,他给他的同学蔡和森写了一封信,他留在法国,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不久之后,他收到了蔡安迪森的回复,他的组织同意了他的请求。

1923年初,陈毅离开了家乡。

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今天,这家液压轧机仍在陈毅生前故事的展厅里。

2、一张折痕照片陈毅的生前故事展览馆内有一张有深折痕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陈毅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抗日战争时期,这并不容易,能保存到今天也反映了陈毅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1943年底,陈毅留下了一首《到延安离开华中同志》的歌,即延安。

抵达延安后,陈毅出席了在延安的中共中央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

当时,全党全军正在开展"清理运动",陈毅积极参与其中,经常与毛泽东下意识地交谈、通信,向毛泽东介绍自己"清理运动"的收获。

毛泽东的回答称赞道。

你们的思想都通了,没有障碍,从此到处是路。

同时,陈毅因为失踪了远在四川的父母,把自己作品的照片附在信上。

为了避免信被日伪军截获,陈毅把"延安"改为"西安",并记为"子钟红京之书"。

这些信件经过了曲折,顺利地到达了他们的父母身边。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的父母把这张照片送给了陈毅的侄女陈德珍。

...
内容来自快快文档网www.kknnh.com转载请标明出处